首页 > 动态 >

全球资讯:老北京的新“奔头儿”

发布时间:2023-05-30 17:35:44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贾璇|中关村论坛现场报道


(相关资料图)

日常打车出行,赶来接单的也许是无人驾驶的车辆;通过VR可穿戴设备,在家也可一秒穿越到故宫,近距离端详珍贵文物;医院中,患者只需给双眼拍两张照片,1分钟便可得到一份专业的体检报告……这些充满未来感的体验,如今却真实地发生在千年古都——北京。

北京的科技创新建设由来已久。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2021年,《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公布,其中明确:2025年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到203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全球领先,建成全球人才高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如今,北京的科技创新建设成绩几何?

5月25日,以“开放合作·共享未来”为主题的2023中关村论坛开幕。论坛发布的《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情况评估报告》显示——北京原始创新和科技源头供给能力实现了提升,在建立新型举国体制方面作出了示范性探索,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到底有几个“中关村”

曾经如果你问一个北京人“中关村在哪里”,他手指的方向一定朝向北四环的中关村科技园。

这里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也是京津石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核心园区。这里是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也被形象地誉为“中国硅谷”。

现在当人们再次在电子地图中检索“中关村”时,却发现“中关村”这三个字已经突破了地理界线,成为创新创业创造的代名词。

作为“三城一区”(编者注:指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主平台,包括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中的一城,中关村科学城总占地330多公顷,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相毗邻,并一起构成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核心区。

“中关村科学城已经形成央国企、龙头企业、高校院所、民营企业等深度参与的孵化格局,全生命周期赋能科技创新企业,打造‘海淀样本’。”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据介绍,截至2022年底,海淀经济总量达到10206.9亿元,同比增长3.5%,成为全国第一个破万亿的地市级区县,占全市比重达24.5%,连续6年保持第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约1万家,约占全市35%。全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约3.8万亿元,同比增长7.5%。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332件,是全国的44倍。技术合同成交额预计3400亿元。

一系列科技创新成绩的背后,是有效的政策措施做底气。

“我是2015年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就在海淀创业,进行基因细胞药物攻克癌症的研究。海淀的创业土壤和营商环境非常适合科创企业发展。”北京艺妙神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艺妙神州”)创始人兼CEO何霆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谈及创业历程,何霆对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提供的全方位支持印象深刻,从寻找科研和办公场地,到建设总部研发中心,再到通过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成长基金进行股权投资,何霆及其企业得到了很大的支持与帮助。“今年我们将申报第一个国产自主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产品的上市申请,公司上市IPO计划也已启动。”

何霆还特别提到,海淀切实解决人才发展的实际问题。比如人才引进、工作居住证和人才公寓等举措,让人才发展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事业。

眼下,这样的故事每日发生,无数故事汇成科技创新之川,让昔日的“中国硅谷”,不仅变成“世界的中关村”,更在逐步形成“中关村科技宇宙”。

北京“一口气”发布10个招商引资支持政策服务包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产业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

5月26日,在2023中关村论坛全体会议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全力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着力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他明确提到,将着力提升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的科技基础能力,加快建设一批创新基础设施、集聚一批高水平创新人才。继续大力支持新兴产业国际合作,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集聚化发展,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深入推进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推动北京形成支持全面创新基础制度。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表示,未来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和国内外各界人士携手,共同推进全球的科技创新和产业进步。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加快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基础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方面的攻关突破,集聚力量突破智能芯片、算法框架、大模型等智能产业的“根”技术。

10年来,北京也在加速融入世界创新体系,日渐成为国际前沿科技的重要策源地和全球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地,实现了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到全球科创关键枢纽的飞跃。

“有幸在过去的20年里,见证和参与北京取得的非凡经济成就,并为此作出了贡献。”在2023投资北京全球峰会上,中国德国商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成员、大中华区负责人唐仕凯分享在京发展经历和感受时如是说。

该峰会是首次在2023中关村论坛期间举行,也是2023年投资中国年北京行动方案开展的系列活动之一。现场39个重大项目成功签约,签约金额608.01亿元。

同时,北京还面向全球投资者,“一口气”发布了10个招商引资支持政策服务包。包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政策包”“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政策包”“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政策包”“独角兽企业政策包”“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政策包”“智能制造与装备产业政策包”“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包”“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包”等,为企业掌握和使用政策提供“明白纸”和“说明书”,助力企业扎根北京。

(文中图片均由《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贾璇摄)

责编:郭霁瑶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亚太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